党的十八大提出创建“三型”党组织,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,是建设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,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提高党的执政能力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,具有重要意义。
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,正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党争取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。在新形势下,党的十六大指出,党“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,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;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,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”。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,是党的价值观的基本呈现。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,推进转型升级就是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服务上来,做到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中,加快由行政型向服务型、封闭型向开放型、“家长型”向民主型转变,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来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。
当今,在整个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中,原本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社会群体急剧变化,而发展差距的迅速扩大,一方面引发人们的不满情绪,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,另一方面也导致群众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,而且随着新型媒体的出现和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,群众的主体意识、权利意识、参与意识、法制意识不断增强,这使得现有的党群之间的沟通渠道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,影响了党群关系。因此,面对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,群众的诉求、兴趣、心理、观念等变化越来越快,基层党组织就要主动变革,自觉调整,加快转型,提高服务能力,通过服务化解矛盾,凝聚人心,密切党群关系。服务群众、做群众工作的核心在于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实现其根本利益,第一位的就是实现群众经济利益。要通过组织群众生产和服务,不断创新发展理念、破解发展难题,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,引领群众坚持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,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当前,我们是要抓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机遇,扎实开展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党组织的创建工作,在促进党建工作中解决突出问题,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、推动科学发展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。努力为教师,学生服务,为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作出不懈的努力。